搏黍_搏黍的含义_搏黍的意思_搏黍组词
拼音:bó shǔ
注音:ㄅㄛˊ ㄕㄨˇ
词语解释
搏黍是黄鹂(即黄莺)的别名。此词中的“搏”,亦可写作“抟”或“摶”。黄鹂是一种鸣声清脆悦耳的小型鸟类,常见于中国南方的森林和公园。它们不仅因其美丽的羽毛和婉转的歌声而备受喜爱,还因为其别名“搏黍”而在文学作品中留下了独特的印记。
近音词
搏黍(bó shǔ)与以下词语发音相近:
- 驳书(bó shū)
- 帛书(bó shū)
- 伯术(bó shù)
近义词
搏黍作为黄鹂的别名,其近义词包括:
- 黄鹂
- 黄莺
反义词
由于搏黍是一种鸟类名称,因此没有明确的反义词。但可以从生态角度出发,与之相对的概念可以是:
- 乌鸦(象征不吉利或负面情绪的鸟类)
词语组词
搏黍可以与其他词语组成以下短语:
- 搏黍鸣叫
- 春日搏黍
- 林间搏黍
词语造句
. 在春日的清晨,我漫步于林间小道,听到阵阵搏黍的鸣叫声,令人心旷神怡。
. 虽然搏黍的歌声不如夜莺般婉转动听,但它依然以其独特的方式为春天增添了一抹生机。
. 在古代文学中,搏黍常被用来象征春天的到来和大自然的生机勃勃。
. 小时候,我曾问过祖父,为什么人们称黄鹂为搏黍?祖父笑着说,这是因为它的歌声像在演奏一首欢快的乐曲。
. 春天,当阳光透过树梢洒在草地上时,搏黍的鸣叫声便会在树林中回荡,给整个季节带来了无限的活力。
相关词
搏黍在古代文献中频繁出现,与之相关的词语还包括:
- 商庚(《方言》中对黄鹂的另一种称呼)
- 楚雀(《方言》中对黄鹂的另一种称呼)
- 黄鸝(《毛诗疏义》中对黄鹂的称呼)
引证解释
搏黍作为黄鹂的别名,在古代文献中有诸多记载。例如,《新序·节士》中提到:“今以百金与搏黍以示儿子,儿子必取搏黍矣。”意指即使有再多的财富,也不如搏黍这种简单而美好的事物来得珍贵。此外,宋代诗人王安石在其作品中写道:“萧萧搏黍声中日,漠漠春鉏影外天。”这里的搏黍同样是指黄鹂,通过描述黄鹂的鸣叫声,诗人营造出一幅宁静祥和的画面。明代学者王志坚在其著作《表异录·动物》中详细记录了黄鹂的各种别名及其含义,进一步丰富了我们对这一美丽鸟类的认识。
搏黍不仅是黄鹂的一种别名,更是承载着深厚文化内涵的词汇。它不仅反映了古人对自然界的观察和感悟,也在现代汉语中继续散发着独特的魅力。